11月23日,由东莞市教育局机关第五党支部主办,东莞市可园中学党委承办,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党总支、莞城博厦社区党委协办的“东江边榕树下的思政课”启动仪式暨第一课开讲活动在莞城街道博厦社区鳒鱼洲文创园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党的理论为引领,推动“百千万工程”结对帮村和基层党组织联学联建工作走深走实。
活动期间,市教育局机关第五党支部书记、东莞市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曹永浩为“东江边榕树下的思政课”讲师团队颁发荣誉证书。工作人员为现场观众派发了活动宣传折页,并组织观看了影视《志愿军:雄兵出击》片段、“爱国主义教育法”小视频,引导大家在观影中感受爱国主义的力量。

活动邀请了可园中学党委书记陈泽林讲“东江边榕树下的思政课”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陈泽林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地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目的、立法意义、主要内容,并以案说法,列举“尊重国旗”“捍卫烈士荣光”等案例,教育大家守护国旗尊严,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
宣讲中,陈泽林采用讲述红色历史故事和播放网络视频相结合的形式来解读法律内容,讲解深入浅出,内容生动精彩,引发阵阵热烈的掌声。经此一课,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听众心中生根发芽。
在猜谜语环节,大朋友小朋友们齐聚一堂,个个全神贯注,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思索的光芒。有的眉头紧皱,冥思苦想;有的托腮凝视,灵感乍现;还有的与身旁伙伴轻声讨论,各抒己见。每当有人猜出答案,那欢呼雀跃声便如浪潮般涌起,喜悦与自豪在每个人脸上荡漾开来。“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爱国主义教育法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哪些方式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课程结束后,活动设置了知识抢答等精彩环节,伴随着主持人的提问,现场大小观众踊跃举手,积极参与答题,热闹非凡。
“本次活动,意味着我们将以这棵大榕树为起点,创新思政课模式,将思政课堂搬到群众身边,让党的声音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曹永浩介绍,“东江边榕树下的思政课”是市教育局机关第五党支部以“一起来研习”理论精读会为牵引、创建新时代基层学习型组织的四大项目之一,是东莞市教育局机关第五党支部、东莞市可园中学党委、东莞市莞城街道博厦社区党委、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党总支携手打造的基层党组织联学联建党建品牌。他表示,活动计划每月一期推出系列思政课程,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国家教育强国重大政策及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宣讲、“百千万工程”等多个主题,努力将“东江边榕树下的思政课”打造成为一个有活力、接地气、入人心的思政教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