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已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小哥的烦心事,就是我们的操心事。塘厦镇“两新”组织党委坚持“实”字托底,依托全镇党群服务中心、“暖蜂驿站”“暖蜂商户”,做深做实关爱保障,满足小哥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下面,让我们跟随定位一起去了解塘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如何破题、答题。

天悦商圈
聚力凝“新”
打造“暖蜂生态圈”
天悦商圈是塘厦较为成熟的商圈,商圈内天虹商超、三局医院、物业小区等多方主体聚集,活跃在商圈内的外卖骑手达200人。从白昼到黑夜,他们随处可见的身影,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印记。镇“两新”组织党委联动6个圈内党组织(水电三局、建隆置业、天虹商场、三局医院、天悦商圈党支部、天悦小区党支部),通过党建共建、资源统筹,目前已在商圈内打造了一个“1+1+28”的服务矩阵,形成了“10分钟暖蜂服务圈”。
7月31日,天悦商圈“暖蜂驿站”、“暖蜂商户”正式授牌。镇委委员、“两新”组织党委书记任沛东表示,塘厦将通过用情打造“便利生活圈”,用心建好“安心工作圈”,用力扩大“共治朋友圈”,全力打造关心关爱“生态圈”。

暖蜂商户喜茶:看到骑手们每天都在城市里穿梭,为别人传递物资,我们也想发挥商户的作用,联合商场,共同为骑手们做暖心实事。
1个“阳光雨”党群服务站:在天虹商场一楼设立“阳光雨”党群服务站,提供图书阅览、党群交流、娱乐休闲等功能服务。
1个暖蜂驿站:依托商超综合服务台设置驿站,配备沙发、座椅、书架、微波炉、饮水机、小冰箱、USB插座、共享雨伞、共享药箱等功能用品,提供15项暖“新”服务。
28家暖蜂商户:通过走访和洽谈,发动喜茶等23家爱心商企加入“暖蜂商户”,提供餐饮折扣、无线上网、手机充电、休憩等服务,解决新就业群体“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
在第一批23家“暖蜂商户”挂牌活动的现场,有5家商户自愿加入“暖蜂”大家庭。

镇委党校
赋能强“新”
打造“多元式”培训体系
“我以前来镇委党校送过很多次外卖,想不到现在我也能坐进教室跟大家一起学习。以前我们送外卖,风里来雨里去,没有时间没有平台学习。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专修室,有了专业老师的辅导,我们也可以好好充电提升了”。美团骑手张耐佳如是说。

张耐佳口中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专修室,是塘厦镇委党校为了赋能新就业群体个体成长、明确行业规范、汇聚治理力量而做出的全新实践。在师资方面,聘请来自组织、宣传、公安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中的党员骨干担任兼职讲师。在课程方面,针对货运司机、网络主播、外卖骑手等职业特点,特别开发了包含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安全技能、急救知识与社会治理等在内的特色课程,帮助新就业群体“跑”出幸福,“治”出精彩。
各党群服务中心、平台站点
关爱暖“新”
打造“立体式”服务网络
布局服务阵地,形成“暖新点”。全镇共打造55个“暖蜂驿站”,让新就业群体从“无处落脚”实现“处处有家 ”;优化服务项目,建成“暖新面”。落实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一引三带”工作机制,组织维权专员定期到“暖蜂驿站”、分拨中心、基层网点、外卖配送站进行走访,将政策宣传、诉求收集、女性关爱、劳动纠纷调解等优质服务项目引导到新就业群体中,2022至今已组织开展“八个一”活动100多场次。创建倾听“新”声音服务品牌,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健全完善“诉求收集、意见响应、跟踪推进、结果反馈”闭环服务机制,确保新就业群体的诉求落地有声、解决有力,让他们对塘厦这座温暖的城市“心有所归”。